难喝的南瓜汤

许多年前,当我还很幼小,还吞不下胶囊和药片。可得了病,这药不吃也的吃。然后,家长不知从哪里听来的妙计,把胶囊拔开,然后把粉末倒进南瓜汤,送进我嘴里。当然的,那汤苦的要死,和屋外的毒辣的太阳一样,让我感觉难受。可那时候太小了,还说不出话来,只能哭。小孩子都喜欢从早哭到晚,家长估计也猜不到我为什么哭,一个劲的灌。

我印象里,这样被吃药经历了很多次,每次都是南瓜汤。南瓜汤就这样给我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,每次看见南瓜的条件反射就是远离。一直到了现在,这种抵触才开始有了些减弱。所以从小到大,我很少吃南瓜,即便不捞瓜,只喝汤,也觉得痛苦。家长自然也是奇怪:“你这孩子真不像话,多好吃的南瓜你竟然不吃。××× 家做南瓜汤,××× 都恨不得把南瓜给捞完了”。久了之后,家长也就释然了:“这孩子可能天生不喜欢南瓜,那以后就不做南瓜汤了。”

多年后的一次串门,面对无法推搪掉的一碗南瓜汤,我颤颤巍巍地嚼了一口煮熟的南瓜,我发现这个南瓜不是苦的,甚至还有一点甜。从此,我好像发现了新大陆。虽然条件反射依然是抵触,但不再那么畏惧吃南瓜。甚至来说,生活的压力减轻了很多,也感觉自己释然了很多。

而当有一天,我想,为什么我潜意识里厌恶南瓜?我就回想起了以上的这些那些。

其实除南瓜外还有很多东西,南瓜只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例。我想对于葱姜蒜这些,还有很多人保有对它们的厌恶。我想可能也并不是你天生不喜欢它们,是它们给了你不太好的“第一印象”。当然,很明显这篇文章不是讲“第一印象”的重要性,而是讲因果(Causility)


For other:

其实不论他怎么表现都不那么奇怪。想想可能的深层原因,会发现似乎任何人都可以被原谅。有人歇斯底里地在人群中发出声音,想被更多的关注,或许是因为曾经常被冷落;有人默默地去为大家做一些事,可能他过去受过太多的批评,想要获取表扬;有显得十分的恭维,到处带着假笑,可能是他偶然地发现,只要自己笑脸相迎就会解决问题。

相比于:“他怎么这样?”,更有意思的问题是:“他到底经历什么,使他变成了这样?”。不过,就像我说我不喜欢南瓜,有人会想我可能对南瓜过敏,可谁能想到是因为汤里“有毒”?一个问题的本质的原因你很难想到。但是,虽然想不清楚,但你也绝对不会轻易说出:“你真不像话”。所以说,后面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为了获取答案,是为了让自己不要浮于表面


For self:

在说完“我不喜欢这个”,“我做不了那个”后,一件有意义的事是想:“我这样的原因,到底是什么?”。我找到了不喜欢南瓜的原因是我小时候喝的南瓜汤里有药,但你周围自然还有很多更有价值的问题等你去发掘。

过去就过去了,显然没必要对不好的过去捶胸顿足,找原因的目的不是看看自己过去多悲惨,而是看看能为将来借鉴什么。这段听着像是老师经常说的“总结经验”。可你不能限于经历挫折之后的“总结”,所有的不足、习惯等都值得去想,想这些东西足以让你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世界,更淡然的面对外面的世界


Talks:

1° 的角,在开始的时候好像是和 0° 平行,而当这条射线奔向远处才会发现,它离 0° 好远。

这世界充满了奇奇怪怪的事,但都逃不出“因果”。合群的是幸运的,不合群的也时有发生,但合不合群都有它的道理。

批评大都是自私的,本意多是不满足现状,很少会触及本质。

世界本没有恶人,恶的是交织的生存需求。